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强基础 聚重点 提素质!云南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科普能力建设_报资讯

发布时间:2023-05-28 20:28:15 来源:掌上曲靖

近日,根据《关于开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情况“十四五”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我省认真开展自评估,形成云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实施情况“十四五”中期自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十四五”以来,我省加大财政科学普及投入力度,2021至2023年,积极争取中央科普资金1.31亿元,预算安排省级科普经费5.52亿元,支持省科协、省科技厅、省社科联等部门开展青少年科普活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活动等重点工作。2022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9.21%,比2020年的7.34%提高1.87个百分点,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

增强科普传播能力


(相关资料图)

今年5月18日,云南省科技活动周在普洱市启动。主场活动当天,省市高校、科研院所、科普基地、企业集中展示了93项最新科技成果,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通过开展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防灾减灾日等主题科普活动,我省129个县(市、区)重点科普活动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超过70%,活动覆盖约700余万人。

“十四五”以来,我省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全省综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重点,形成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工作有效合力。全省各州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特点,打造有影响的科普活动品牌,进一步增强科普传播能力。

昆明市在成功创建社区科普大学以及社区科普大学县(市、区)分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完善社区科普大学、社区老年大学等教学管理服务机构;丽江市持续打造星空天文科普、生物多样性科普、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象形文字为重点的民族文化科普等三大特色科普品牌,开展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行业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在42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各选择1个村小组作为科普长廊建设产业示范点进行打造,积极探索科普助力产业发展的方式和路径。

省科技厅与新闻媒体联合打造第三季《云南科普》栏目近30期,聚焦古生物化石、智慧农业、生物疫苗等内容,实地探访科研院所、科普基地等,向公众展示我省科技资源和最新科研成果;省公安厅开展了以“科技兴警 奋进担当”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最新毒品识别与防范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知识;省文化和旅游厅探索“艺术+科普”惠民演出进乡村模式,积极推动科普文化惠民演出下乡;省科协围绕地方经济、产业重大科技需求,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年会,开展多层次、多学科、宽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重点人群素质

5月18日,2023年云南省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普洱站在思茅区第七小学启动,科普大篷车在一周时间内,深入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3个沿边县的部分乡镇、村组以及中小学校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今年省科协再次下拨普洱市215万元用于购置5辆科普大篷车,实现该市市(县、区)科普大篷车配备全覆盖。

“十四五”以来,我省着力实施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并集聚科普资源和服务向基层、边境地区、民族地区倾斜。

聚焦青少年群体,我省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持续举办科普报告团巡讲活动,累计邀请资深专家60人次到39个县(市、区)100余所学校,开展193场科普报告,受益听众达7万余人;举办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机器人竞赛、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云南省赛)、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云南赛区)、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比赛等竞赛活动38项,累计参赛学生达10万余人次。实施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共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我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490家;紧盯新能源、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对1392家企业和有关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了75场培训,培训有关产业工人3878人次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400余名。实施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着力培养复合型干部。

此外,针对农民和老年人科学素质水平较低的实际,我省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争取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7300万元,支持16个州(市)95个县(市、区)和1个省级培训机构、12个州(市)级培训机构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选派科技特派员2010人,启动24个科技特派团开展“一团一业”科技服务,形成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常在村的工作机制。实施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引导社会组织、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针对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宣传与培训,切实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办事、文娱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智能技术运用困难。

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十四五”以来,我省通过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增强基层公共科普资源供给,进一步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以高品质科普资源满足公众需求。

在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中,我省积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资源科普化工作,认定第13批云南省科普基地,包括6家科研教育类基地。支持42所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科普活动、科普能力建设、科普资源开发、科技成果科普推广等工作。举办3期科学大讲坛活动,邀请医疗、新材料、农业等领域专家授课。

通过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我省进一步推进“科普中国”落地应用,持续推动各类科普e站建设,强化科普信息精准推送服务,覆盖全省2000多万用户。

在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中,我省进一步加大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县级以上实体科技馆建设,建成27个实体科技馆,并全部实行免费开放;推进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建成97所农村中学科技馆,数量居全国第3位;在沿边8个州市及迪庆藏族自治州开展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共出动40多辆次大篷车,覆盖36个县,受益群众达15万多人次。

通过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我省共建设47个科普小镇,省级科普基地数量达198家,涉及生物多样性、禁毒防艾、医药、应急等领域,场馆面积达246.83万平方米,展品数量105.8万件,科普音视频资源4.7万小时,特色科普作品创作539项,年度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28.8万份;全省现有专兼职科普人员5335人,科普志愿者10201人。

在实施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中,我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举办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腾冲科学家论坛、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等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活动,共有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00余人次参会;先后分5批次选派92名国际科技特派员,赴老挝、缅甸、斯里兰卡、印度等16个国家,在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科技服务和经济合作,为周边国家培训技术人才9000余人次。

云报全媒体记者 季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