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云厂商降价让利的直接目标都是中小客户,一方面是主流大客户大多已经完成云部署,公有云的蓝海市场还是中小客户。另一方面中小客户议价权低,但是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然而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企业盈利能力和客户的消费信心。虽然降价对于中小企业市场有利,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触碰了大客户的议价特权,且有可能会影响大客户的特殊服务需求。
张勇说:“降价是基于公有云的规模效应的特点来制定的。”事实上阿里云的价格在降价之前,一直算是国内比较贵的云了。然而阿里云多年的技术积累之下,实际上云计算性能和成本控制在国内厂商当中都算是先行者,在成本方面,其实留足了让利空间。
(相关资料图)
不过,对于中国云市场来说,规模化效应要多久才能形成?云厂商的价格战,中小用户会买账吗?
断尾求生
即便被集成、普惠算力和大模型三个战略都找对了方向,阿里云的前路依然有些险阻。毕竟在中国市场上,云可能很快就不再是一个性感的业务了。
据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2022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为188.4亿美元,其中IaaS+PaaS市场同比增速为19%,而2021年上半年的增速是30.6%,下半年的增速是42.9%。市场增速放缓,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中国的云市场要见顶了。
对于阿里云来说,要担心的不只是市场的萎靡,还有大量同行的崛起,甚至是客户的崛起。
上述IDC报告对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的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下半年,虽然阿里云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公有云laas+Paas市场中仍排在第一名,但其市占比已经从36.7%下滑至31.9%。
在中国公有云业务的主力市场——政企业务方面,运营商云有明显对中标优势。2022年,运营商的云业务均呈三位数增长,营收和增长最差的联通云增速亦为198%。而三家云的营收总和已超过阿里云的两倍。
与此同时,一些曾经的用云企业,现在也要变成云厂商了。字节跳动从2017年开始试水云业务,并于2020年对外发布了“火山引擎”,目前抖音的云计算业务已经标注了由“火山引擎提供计算服务”。
虽然阿里云仍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盈利云厂商,但在如此市场环境之下,阿里云正在面临营收增速和市场占比双下滑的困境。阿里在新一季的财报中再度将云业务下滑归咎于疫情和头部客户的流失,然而业绩下滑的真正原因,似乎并不是这两个简单理由可以解释清楚的。
市场整体疲软,盈利困难,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在缺乏增量的大环境下,国内云市场的头部玩家们都在贴身肉搏。对于一家即将要分拆上市的公司来说,如何突破增长,保持盈利,群狼环伺的阿里云压力似乎更大了一些。
目前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已经批准通过向股东分配股息的方式,实现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在分拆之前,计划通过私募融资为云智能集团引进外部战略投资者。作为分拆计划的一部分,云智能集团将寻求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
“引入外部战略投资”或许也是云业务分拆上市的另一个目的。外部战略投资或许可以给阿里云带来新的外部资源,产生协同效应,例如技术、管理、市场、渠道、品牌等战略性资源,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拓展市场占有率,提高盈利能力。张勇表示,“云业务分拆上市也是希望能够借此调整股东结构,引入一些战略投资者,为云的下一步发展,包括市场的拓展打下基础。”
分拆上市无疑可以切断两方在不相关业务之间的联系,就如2022年底的阿里云宕机风波,虽然并未对阿里巴巴股价产生巨大影响,但随着云业务的不断壮大,各业务之间难免会遇到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窘境。
“我们策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一个有多元化业务的阿里巴巴集团,走向多个集团,每个集团都有自己聚焦的业务。”张勇表示,阿里巴巴的目标是希望能从集团内部再长出几个阿里巴巴,“今天的小阿里巴巴,明天可能会长成另一个大阿里巴巴。”